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“英语源于大湘西”被嘲讽,背后隐藏的思想,

来源:法学研究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7-13 05:21

【作者】:网站采编

【关键词】:

【摘要】不久后,湖南大学法学院原院长杜钢建教授,在黄石教授的研究基础上,结合相关历史文献与考古发现,将“现代人东亚起源说”具体化,于是写了《文明源头与上古茶陵》一书,里面

不久后,湖南大学法学院原院长杜钢建教授,在黄石教授的研究基础上,结合相关历史文献与考古发现,将“现代人东亚起源说”具体化,于是写了《文明源头与上古茶陵》一书,里面讲述的内容极具颠覆性,认为华夏文明才是世界文明的源头。

如此言论自然石破天惊,但迎来的不是掌声,而是很多人的恶意嘲讽,乃至被扣上“民粹主义”、“为反西方而反西方的学术义和团”等等,其中还有某个著名学者告诫大学生时,以此为反面教材说“像有的‘专家'论证‘英国人和英语起源于湖南'一样,沦为笑谈”。

上个世纪,殷墟出土之后,中国考古第一人李济判断,确认其中有黑种人与高加索人种的头骨。于是乎,西方学者认为商朝是白人殖民政权,中华文明是西方白人建立的。但实际上高加索头骨出土于祭祀坑,明显就是人牲或战俘,不可能是统治者。

1894年,法裔英国人拉克伯里出版《中国上古文明的西方起源》、《古巴比伦文字及其中国起源》等书籍,讲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,提出“中国人种西来说”,考证过程极其荒唐:“公元前2282年,两河流域的国王Nakhunte(黄帝)率领巴克族(Bak tribes,百姓转音)从迦勒底亚出发,翻越昆仑山,历经艰险,来到了中国西北部的黄河上游。此后,巴克族四处征伐,传播文明,最终奠定了中国历史的基础。”其中,“公元前2282年”如此具体的年份如何考证出来的?

几年前,中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黄石教授,根据相关考古成果,推演现代人起源之谜,最终在新的分子人类学基础上提出“现代人东亚起源说”,颠覆了传统的“非洲起源说”。

关于这一话题的讨论,不妨先看一看西方学者的某些荒唐言论。

总之,过去、如今、未来,古埃及、巴比伦、高加索、雅利安,或者其他西方什么民族、什么王之类的,他们翻越帕米尔高原,一路征服无数民族,然后东迁到中国的荒唐观点,一直都会存在。

那么,对于“英语起源于大湘西”的言论,该不该恶意嘲讽呢?笔者认为,调侃几句其实没什么,但恶意嘲讽的背后,所隐藏的思想,就非常值得中国人深思了。

笔者上述列举的一些案例,类似的数不胜数,按理说其中很多都不该堂而皇之地出现,至少不该出自“西方专家”之口。

也就是说,西方学者提出的基于“西方中心主义”的很多荒唐历史观点,某些人却能容忍,乃至深信不疑,然而一旦国内比如杜钢建等学者提出了某个看似荒唐的历史观点,那么他们立即予以嘲讽,扣上各种大帽子!这种双标行为背后潜藏的思想,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?

100多年过去了,考古早已证实中华文明独立起源,但至今不少中国人依然相信中国人、中华文明从西而来,而且相信的热火朝天,其中最典型的一个观点是“夏朝出自苏美尔”或“夏朝出自古埃及”。

更为重要的是,西方学者提出一些荒唐的言论时,比如上述的两具亚洲人尸骸是中国人、兵马俑灵感源于古希腊、五个简体汉字“吉姆在这里”、“巴比伦国王Nakhunte是黄帝”等,大肆嘲讽“英语源于湖南”的人嘲讽西方学者的这些观点了吗?事实如何,我们都很清楚,可能不仅没有嘲讽,而且还大肆传播,乃至可能还想方设法证明西方学者这些结论的正确性。

2016年,在伦敦一座古罗马时期的平民墓地中,英国考古专家挖出22具遗骸,其中有两具是亚洲人种。于是乎,英国学者丽贝卡·雷德芬博士就猜测认为:他们都是中国人,应当是罗马人的中国奴隶!两具亚洲人种尸骸,为何就偏偏猜测他们是中国人?西方不是讲证据、讲科学吗,猜测也得有一定证据吧!

2019年,英国考古专家在西伯克郡,挖出一些距今1600年前的古罗马文物,其中一件刻有简体汉字“吉姆在这里”的泥版。只要对中国文化略有了解,就知道“吉姆在这里”完全是现代人的手笔。事后,据说考古队辟谣说是恶作剧之类的。为何严肃的考古中会存在能改写历史的恶作剧?让人深思的是,如果“吉姆在这里”没有出现破绽,那么还会是恶作剧吗,西方学者将会以此为基础构筑出怎样的历史?

2016年,英国BBC与英国《国家地理》杂志推出一部纪录片——《秦始皇陵的惊天秘密》,在没有任何考古证据的情况下,认为秦始皇建造兵马俑的灵感来自于古希腊,并得到了古希腊专家的技术援助,兵马俑“来源于与西方的交往,来源于亚历山大的智慧和光彩耀人的希腊艺术”。

文章来源:《法学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fxyj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713/625.html

上一篇:崇州法院受邀参加省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2021年
下一篇:姚佳:注重价值观引导,直播打赏治理需综合用